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春节假期一过,各行各业的人们返回工作岗位,投入本职工作。展望充满希望的甲辰龙年,人们心中有哪些期待和心愿?让我们在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里,感受奋斗者、逐梦人的干劲闯劲,迎接无限光明的未来。
2月17日,工人在江西省赣州市一家科技装备企业车间内作业。胡江涛摄/光明图片
2月25日,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田谋士水稻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检修农机。新华社发
2月17日,湖北省宜昌市长江西陵峡水域,客货船舶来往穿梭、川流不息。黄善军摄/光明图片
这个春节,我一直在为新一年的谷子种植而奔忙。平整土地、拉来肥料,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春耕做好准备。
我的家乡花寨乡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干旱缺水,制约着这里的农业发展。然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让这里成了小米的黄金产区。
小米,是谷子脱壳之后的产物。种植谷子用水少、施肥少、投工投劳少,谷草又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牧草,种植谷物还能带动养殖业发展,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谷子全身是宝,可往前数十年,谷子产量不高,种植谷子的农户不多。拿我们花寨乡来说,家家户户种植的主要是小麦、大麦。我想,如果把谷子产量提上去,就能给大家伙儿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2008年,我成立了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张掖市农科院、甘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先后从河北、山西等地引进85个谷子品种,在当地试验试种后筛选出3个品种,并根据谷种特性生产出“金花寨”谷子专用肥。当年,谷子平均亩产量由原来的300斤提高到800斤以上。
对此,有村民质疑:“我种了一辈子庄稼,只听过亩产300斤谷子,怎会是产800斤?”为了把谷子品种推广开来,我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投影仪、一块幕布,开着货车挨家挨户地讲种植谷子的收益和科学种植的技术。就这样,终于有老百姓愿意跟着我种谷子了。
2009年,我和农户签订了包产每亩地800元的合同,并提供种子、种植技术和施肥配方。随着谷子亩产量增加、收购价格提高,种植谷子比种植小麦、大麦每亩地收入高出1000元左右,慢慢的变多的农户跟着种起谷子。
自己富还不算富,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才是真正的富。合作社带动张掖市四县一区的农户在当地旱作农业区种植谷子,“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带富模式逐步拓宽,谷子成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金米粒”,成千上万农民受益。
为了维护好“金花寨”小米的品牌形象,我们还引进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先进的种植管理理念,在小米生产、加工、运输的全流程严格执行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销售终端的全程监控和可追溯。前几年,合作社投资建设金花寨有机生态园,新建10条杂粮生产线和食用油研发中心,并研发小米白酒……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这让我们产业兴农的信心更足了。未来,我们将力争建成10万亩小杂粮种植加工基地,打造“小米+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好有机绿色高水平发展之路,让农业越来越有奔头。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团队主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长期坚守在青藏高原开展矿产勘查工作,足迹遍布青藏高原的西缘和东北缘,在战略性金属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创新及找矿突破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国家迫切地需要寻找新的钛资源,以保证其安全稳定供应。而这类矿产的勘查需要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为此,我们团队连续5年工作在人迹罕至的青海柴北缘地区,跋山涉水、住帐篷、顶烈日、翻高山、蹚险河,收集了大量一手野外证据。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槽探和钻探等工作,我们得知了3处超大型钛矿床,并查明了这种类型矿床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过程、富集机制和控矿因素,建立了该类型矿床的高效勘查标识,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等部门的高度认可,为国家新增了一个超大型的钛资源后备基地,进一步保障了我国钛资源供应安全。
西藏的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斑岩铜多金属矿带,这个区域高寒缺氧,已有地质资料十分匮乏,如何从极少的信息中发现与矿化相关的信息,是世界性的科学难点。为此,我们团队加强科技攻关,发明了基于地质内涵的化探异常识别与评价方法,快速缩短勘查周期,同时提高找矿效率。在这一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发现并形成了以驱龙、朱诺为代表的多个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找矿突破,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我国铜资源进口压力。
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传统的槽探、钻探等勘查工程是找矿验证工作最为有效的途径,但这一些方法成本高,而且极易破坏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未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团队建立了青藏高原特殊景观区高效—绿色勘查评价的技术方法,在不破坏地表环境的情况下,利用矿物质和波谱特征及深穿透的气体来锁定矿体的空间位置,缓解了绿色勘查与找矿效果之间的实际矛盾,为洞中拉矿山增储铅锌金属4.68万吨,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这些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作为一名地质科技工作人员,我会常怀地质报国情怀、锻炼过硬专业本领,在世界屋脊上继续探寻更多宝藏。
我从小就喜欢鼓捣机器,邻居谁家的电器出了问题,总是喊我去看看。一来二去,我成了村里的修理小能手。
2003年3月,25岁的我来到苏州。刚工作不到1个月,就接到了对公司设备做安全整改的任务。没人可以请教,只能靠自己摸索。我每天拿着图纸研究机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案,为设备设计安装了电器安全联锁装置,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操作人员受伤。这一改造方案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我信心倍增,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改造创新之路。
随着公司不断引进新加工设施和新加工工艺,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慢慢的变多。当时有个不小的难题,就是进行打钉生产作业时,在同一个零件上压入几十个螺钉或螺母,漏零件现象很严重。这个攻关任务难住了不少人。任务交到我手上后,我查阅了各种资料,从零开始自学编程,对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做深入分析。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实验和改进,我成功设计制作出第一台打钉机专用的生产的全部过程监控计数装置——多点重复工步监控计数器。经过3个月的现场测试,未曾发现一例漏钉事件。
后来,公司为我成立了“舒新生工作室”。从一张老旧铁桌到一间工作室,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我带领慢慢的变多的技能人才做起了设备技术改造和研发设计。不久后,在枫桥街道工会的帮助下,“舒新生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应运而生。在我看来,只有做团队里的“发电机”,才能走向更长久广阔的未来。于是,我手把手传帮带,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冲压设备的智能监控装置、气动烧焊夹具控制管理系统等数十项成果。小小的工作室里,走出了一批批技术骨干。
工作20多年来,我和团队捧出了7项国家专利,研发成果每年可为公司节约400多万元原材料成本,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我也从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让我深感振奋的是,进入新时代,千千万万技能人才的舞台越来越宽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奉献,用双手夯实美好生活的根基,用扎实的技术技能实现着技能报国理想。回顾过往,家人的支持、单位的信任,都给了我无限动力。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我也想好了未来的打算,那就是继续带好团队里的年轻人,让更多年轻人用匠心铸就梦想、以技能成就人生。
龙年春节期间,我们“深海一号”气田二期工程正在祖国的南海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东西组块吊装现场(2月18日摄)。新华社发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田开发实现了从深水到超深水的重大跨越,1500米级水深油气钻采技术水平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到目前为止,气田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供应天然气70亿立方米,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端牢国家能源饭碗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从2014年牵头组织实施了陵水17-2的第一口探井工程,同年8月测试成功,一举发现了我国首个千亿方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气田,并安全高效完成所有开发井的钻完井作业,助力气田开发建设和顺利投产,全程见证了“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建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团队攻克了深水钻采领域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创建了我国1500米水深级油气钻采技术体系,护航这一气田的绿色安全高效开发。
1994年,江汉石油学院毕业后,我从海上实习监督开始干起,逐步积累海洋钻完井作业经验,随着对海洋深处不断探寻,难度慢慢的变大,工作的区域也从浅水向深水迈进。早些年,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和装备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而我国深水钻完井起步晚,2004年中国海油与外方合作勘探南海深水区块,才拉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序幕。
在一次深水钻井作业时,我们遇到一口水深超1800米的气井,地质提示该井位有无法避开的浅层气风险,如果处理不当,有几率会使船毁人亡。当时,钻井平台上多位有深水作业经验的外方专业的人建议立马停止作业,可我稳了稳心神,凭借对深水油气钻完井技术及水合物性质的了解,做出了一个决定:在设计井位周围钻领眼释放浅层气,放至能量衰竭继续钻进。这无疑是在挑战外方专家的权威,平台上的其他同事纷纷劝我不要冒险。可我却坚持在井位四周多钻几个领眼,完全解决目标井位处的浅层气风险。首战告捷后,我决定乘胜追击,在东西南北4个方位钻了5个领眼,接连钻穿其他异常体,成功放喷浅层气,确保了建井安全……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海油深水业务全球化布局,油气勘探开发正在从“资源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前沿技术的攻关和关键装备的研发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现在,最大钻井深度超过5000米,压力超过70兆帕,温度超175摄氏度,我们的深水钻井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我们在数智化钻采技术与装备等新质生产力方面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深水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生产提供了坚实智慧化支撑。
开发深水油气的技术体系,软实力和硬实力缺一不可。未来,随着深海油气开采进程加快,我们应该更多更先进的深海装备。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誓言:在破解关键核心科技难题上敢打攻坚战,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敢啃硬骨头,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宋喜群、王冰雅、苏雁、邱玥、王建宏、张锐 本报通讯员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