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造枪差到底差在哪儿?造好一支枪究竟需要啥_华体会HTH相关内容_华体会(hth)-官网最新地址相关内容

新闻中心

都说中国造枪差到底差在哪儿?造好一支枪究竟需要啥
来源:华体会HTH相关内容 点击:
返回列表

  很有幸,笔者曾由于一些原因接触到一只ZH-29半自动步枪。这只外表看上去毫无亮点的步枪,在取出枪机的一瞬间彻底震撼到了笔者。上世纪30年代的捷克,布鲁诺兵工厂的工人们在使用老式手操机床加工这只步枪时,应该没想到将近一个世纪后,这只步枪依然光洁整齐,对几位在场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了多么巨大的冲击。

  笔者有幸拆解过一支ZH-29,这是该枪的枪机,历经近一个世纪,依然光洁如新

  如果对机加工行业知道的朋友,应该明白使用老式的机床将金属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加工到光洁如新这个地步的复杂和困难程度。当然,有了现代化的加工设施,特别是数控系统的引入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件加工的难度,提升了精密工件在重复加工的过程中的一致性和良品率。

  第一次有了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第一次有了完善的数控加工体系,本来应该的得到的是双倍的精度。但是,为何会变成这样呢。

  笔者所拍摄的9mm口径的92式手枪的枪机组件,能够正常的看到其车削痕迹明显,表面粗糙度远不及上文中的ZH-29枪机

  诚然,枪机组件的表面粗糙度并不能对一只9mm手枪的性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技术方法和材料工艺的进步,92式手枪在设计定型时肯定是符合军标有关标准的。今天笔者想要说的,并不是92式的枪机,而是弹匣。

  很多朋友都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过,92式手枪在入役以后曾多次出现过弹匣供弹不畅的故障。受制于国内条件限制,很少有人能够系统性的对这一问题来测试分析。而相关测试机构和使用单位的报告,在流出后人云亦云,更为这件事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笔者曾有幸和几位朋友一同就该问题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对比测试,希望能对目前媒体上出现的种种关于92式手枪供弹问题的流言蜚语进行一定的澄清。人微言轻,测试环境并不严谨,结果仅供参考。

  笔者选取的是一只保养状态相对较好的92式手枪(9mm口径版本),国产某出口型9mm手枪和另外的两型9mm手枪,日久公司生产的9*19手枪训练弹。这其中,92式手枪除了自身标配的弹匣外,又另外选配了若干个全新的但并非该92式手枪原装的弹匣。

  笔者在测试过程中,将各支手枪弹匣中各装入一发训练弹,分别将弹匣安装至普通状态和空仓挂机状态的手枪中。随后拉动套筒,手动将弹匣中的训练弹排出。

  分别对这只92式手枪使用其配套的弹匣和另外的7个弹匣来测试。测试结果表示,在空仓挂机的前提下,各弹匣都能顺畅的推入弹匣井中,并能在空仓挂机解脱时顺利推弹入膛。但是在正常状态下的测试中,仅有此只92式手枪标配的弹匣能够较为轻松的一次性安装成功。其他的7个测试弹匣中,有四个弹匣能够正常的使用“特殊方法”将弹匣安装到位并顺利供弹,另外三个弹匣则几乎不能安装到位完成供弹。

  测试型号 是否空仓挂机 测试次数 弹匣一次性安装成功次数 弹匣安装到位后顺利供弹次数 其他

  随后,笔者又找来了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另外3款不同的9mm手枪进行了测试。受制于条件限制,这三款手枪中仅有一款手枪有额外的全新测试弹匣。同上文中对92式手枪进行的测试一样,笔者分别对这三款手枪在正常状态和空仓挂机状态下的装填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这三款手枪均能正常装填,并未出现92式手枪上更换弹匣后不能流畅装填的问题。

  国产某型使用双排单进设计的9mm手枪,相对表现稳定。不过该枪在2016年全国特警比武中曾出现过故障,其具体表现仍旧有待考证

  测试情况就是这些,但是出现这样故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在和相关专业的朋友讨论后认为,92式手枪使用的双排双进供弹形式,正是这种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有人势必会有疑问,56式冲锋枪,或者是我们更为熟悉的AK47,使用的同样是双排双进的供弹形式,为什么同样的故障并没有在AK47上出现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双排双进的供弹形式,在推弹入膛时,弹丸会经历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即垂直方向的供弹运动和水平方向的挤压入膛。而双排单进的供弹形式,在推弹入膛时,水平方向的受力较小。其动力学过程更简单,推弹动作自然也就更简单。故而,理应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上文中提到的某款使用双排单进设计的9mm手枪,能够正常的看到其供弹过程相对简单(上图黄色箭头)

  9mm版本92式手枪的供弹过程相对来说就要复杂一些(上图红色和黄色箭头)

  回到AK47上来,作为一只突击步枪,其结构设计上的空间和机构的动作力和动作行程,都比作为一支手枪的92式更大。手枪结构同突击步枪相比,明显会更加紧凑,对公差配合的要求也更高。这也正是为什么,92式手枪随枪标配的弹匣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而一旦更换了其他非标配弹匣就很容易在供弹环节上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主要原因。

  92式手枪随枪附带的弹匣为满足配合精度,在工艺上同普通量产弹匣有所调整,方便其适配所配套的。在公差配合要求满足的情况下,即使是更复杂的双排双进供弹,其可靠性依然能够获得保证。而空仓挂机解脱状态下,直接装填的弹匣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其公差配合要求较正常状态下更低,能更轻易的推弹入膛而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笔者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笔者的测试环境并不严谨,特别是用于对比的三款不同的9mm手枪,其配套的弹匣情况并不完全严谨,对比测试的手法也并不是完全严谨。笔者也并非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只是阴差阳错可以参与到这项测试之中,测试结果也仅供参考。

  笔者在开头的时候曾经提到过ZH29的枪机加工工艺,良好的加工工艺势必会对整套工业产品的可靠性造成影响。优秀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既可以有效提升加工经济性,又能够更好的降低产品的故障率。

  抛开设计上用于一些理念和认识带来的不足,92式手枪在弹匣和供弹上出现的故障是可以在工艺流程上加以调整并完全规避掉的。笔者曾接触过一些相关行业的机加工人,受制于部分企业在管理和薪酬待遇上的不足,存在少数的“凑活”产品。这一些产品或是有一些小小的,“看似”不影响正常使用的瑕疵;又或是在一些非关键指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亦或是存在一些工艺设计不到位,生产出的“看似”无伤大雅的产品。从质检单位的角度,这一些产品确实已经满足了质检要求(量产的工业制成品,考虑到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产能,其质检环节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距离优秀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小瑕疵或许不影响正常实用,但长期这样的“凑活”确实很难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曾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另外一只国产9mm手枪,其内部部分做工确实难以称得上优秀

  回到开头,笔者想在这里和大家讨论的是,究竟怎么样才可以制造出一只优秀的自动武器。

  首先,设计上要遵循自然规律,更要抛开一些并不符合当下传统观念。这其中,尤为有必要注意一下的便是长久以来在我国军警中形成的“人适应装备”的思想。诚然,在国家工业实力不足,研发能力欠缺的时代,人适应装备是我军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精神的体现,这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拥有了完整的设计和制造体系,我们能跟随国际潮流,设计生产新式的装备。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一味的提倡人员适应装备,是脱离实际的。

  笔者并不是说艰苦朴素的传统不需要继承,而是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放弃一些传统的观点。我们已有了完善的设计和生产体系,就应该在人机功效,功能细化方面更为重视,同时需要重视使用单位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长期以来要和装备打交道的人,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装备。而据笔者所知,部分的设计单位现在也正在这样做,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再说生产环节,相信不少人都看过T5000狙击步枪的生产流程介绍视频,连一向粗狂的斯拉夫人都能将一支步枪做成艺术品,笔者绝对相信相关加工厂家的生产能力。但是作者觉得,从态度上的一些调整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的产品的可靠性。少一些“凑活”,毕竟相较于别的产品来说,武器系统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最后向DICTT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带来的9mm教练弹以及在此次测试中给笔者提供的帮助。向测试用枪提供单位提出感谢。图片版权属DICTT和笔者共同拥有。(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