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1亿美元融资九识智能CEO孔旗:很多客户等两个月每天催交付_华体会HTH相关内容_华体会(hth)-官网最新地址相关内容

新闻中心

获1亿美元融资九识智能CEO孔旗:很多客户等两个月每天催交付
来源:华体会HTH相关内容 点击:
返回列表

  在苏州,寒风凛冽的工业园区,若干辆浅蓝色小车穿梭在园区道路上,保持整齐的队列向前行驶。与此同时,在阳光明媚的珠海市区, 一辆明亮的浅蓝色无人小车映入眼帘,正穿梭于圆通快递的网点与驿站之间,有条不紊地配送。

  截止到2024年1月,在全国近50余个城市中,都有九识智能Z5系列城配无人车的身影。“每个月的客户数据基本上翻倍了,很多客户等了两个月,每天都在催着交付“。

  九识智能CEO孔旗告诉新智驾,城配无人车客户量的快速拓展,得益于Z5系列城配无人车解决了客户的根本性问题,即降本。最关键的是,城配无人车的上路,已从政策引导驱动变成了市场需求驱动。

  正如孔旗所比喻的,九识智能现在处于“大雪过后种子逐渐发芽”的状态,在这之前,公司一直低调地“躲在土里慢慢进化”。

  成立三年内,团队经历了由单纯的算法团队向产品团队的转换,这期间小组成员角色的改变、思维的迭代,推动着九识智能由“破土发芽”,逐渐地“开枝散叶”,在无人驾驶城配车的赛道上,茁壮成长。

  城配物流无人车开始上路行驶,完成无人化货物配送,意味着智能物流已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趋势。随着国内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物流行业出现“招工难”现象,传统人力与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因此,在城区物流领域,降本增效成为了各大物流公司追逐的目标之一。

  为了解决物流行业的这些痛点,全国某些城市政府开始发力,出台有关政策来刺激使用城配物流无人车的需求。

  截止2023年5月,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作代表城市,全国已有约50个省市发布《道路测试细则》,超33座城市发放了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发放测试牌照超过2800张。

  得益于政府的鼓励支持,无人物流车实现规模化上路的进度加快,这属于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推动。

  九识智能的Z5系列陆续在多个城市亮相,足以成为城配无人车已快速推向市场的典型案例。

  目前,九识已积累了国内物流厂商如申通、圆通、顺丰等头部客户。此外,公司还有部分客户来自餐饮预制菜赛道。

  最新的一次合作则发生在两个月前。2023年12月22日,九识Z5智能城配系列新产品在深圳首次公开亮相。会上,九识智能与多家企业签下了1000台购车订单,创下L4级城配产品单日最大售车签单记录。

  一方面,九识智能的新客户得到开拓,另一方面,老客户也发起了复购。孔旗表示,2024年四月前,九识智能要向两家客户交付完复购的100台无人车。这两家客户都是地方性的、中间物流运营者及从业者。

  孔旗预估,在新的2024年里,九识智能的车辆和销售额有望实现2023年十倍以上的增长,交付量将达到数千台,而真实商业车辆数量也有一定的可能居全球首位。

  在过去,物流无人车的落地和上路通常由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呈现出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状态。而现在市场需求正成为推动城配无人车上路的“主力军”,客户在体验到城配物流无人车的优点之后会自发地使用该类产品。

  时间长了,这一现象便引起政府的重视,当地方政府看见慢慢的变多的成功案例之后,政府便会将城配无人车看作一个科技项目,后续推出指导文件来支持项目落地。

  孔旗坦言,九识的商业模式并非To G,而是ToB。在使用城配无人车期间,客户体验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他们就会有动力去推动无人车落地,尤其在江苏的县级城市,如宜兴、江阴等。

  不过,孔旗表示,目前九识智能无人车已经在全国各地多个市场落地,当政府看到真实的无人车产品能满足产业需求后,政府会为此兴奋并乐意出台一些支持文件,将其沉淀为正规的管理办法。

  就城配无人车而言,九识智能的Z5系列,主要穿行在城市中各个驿站与快递网点之间,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派件模式。在使用一辆九识Z5城配无人车的情况下,可以省掉从网点到驿站之间的人员和管理成本。

  孔旗告诉新智驾, “除了直接购车外,九识还推出了融资租赁的模式,客户每个月的费用相比于使用一台面包车、招聘一名面包车司机要更划算。”孔旗补充道。而这种模式,也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轻B端客户的现金流压力。

  对于物流公司而言,一辆九识Z5车相比传统模式能带来每月50%左右的成本节省。

  据九识智能官方透露,经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内某企业实际项目推演,使用智能无人车取代传统车辆运输效率将提升50%以上,可降低物流成本45.8万元/年。

  截止目前,九识智能已累积了申通、圆通、顺丰、小楠科技等多家客户。而拓客的方式都是来自于客户的推荐,孔旗估算,大概有一半的客户体验满意后会推荐同行购买。

  除了产品需要让客户降本增效,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九识智能本身也需要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为了瞄准这一目标,九识智能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分别是:打造标准化产品、实现软硬件自研。

  自创业以来,孔旗将公司朝标准化高科技产品公司的定位去发展,推出打造标准化产品。这一理念也在Z5系列城配无人车上得到体现,Z5系列被赋予了强通用性与标准化的特征。

  孔旗表示,由于九识智能推出的是标准化产品,对有特殊需求的客户也仅只需做小量的改动,这样提供给客户使用的产品也会更稳定可靠。

  稳定性强,还让Z5系列有了能快速部署上车的优势。孔旗透露称,“九识无人车交付后,客户在一周内就能正式使用,不需要派技术人员去协助,只要客户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一遍,采集地图并申请好账号就可用了。”

  标准化产品有利于降本,则体现在可使用生产线进行标准化生产,最终形成规模效应,以实现降本。孔旗透露,随着2024年销量的逐步提升,九识智能在明年将会布局一些自动化生产线。

  相反地,如果做定制化产品,供应商就必须要深度绑定大客户去不断尝试和打磨方案,才能使之落地。同时,这一类公司容易受限于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对此,孔旗指出,“这样在产品的技术迭代与产品更新上,公司会逐渐变成一种附庸的状态,甚至成为单一大客户的供应商。”

  一般而言,标准化产品主要面向中小客户,相比大公司客户,他们更看重无人车产品是不是真正能给公司赚钱,因此对供应商的技术和产品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车载无人驾驶系统、无人驾驶云平台和硬件系统构成了Z5系列无人车的主要部分。其中,前两者都属于公司软件能力的体现。基于全栈自研的L4级无人驾驶技术,九识智能采用了激光与视觉融合感知技术,以及统一L4级决策规划算法,可覆盖国内大部分城市场景。

  云平台方面,九识智能开发了高精地图的自动化生成平台,其每公里地图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于同行的10%。为了更好地保障安全性,公司搭建了L4无人驾驶仿线%还原度。

  九识智能的通用性,在硬件方面也得到体现,其提供了在200-300Tops算力的AI芯片、计算单元以及L4无人驾驶套件。无人驾驶套件的搭载,使得Z5城配无人车在雨雾等不同天气与光线条件下,能顺利完成紧急避障、自主择路等复杂城市道路任务。

  九识智能在取得市场及客户认可之前,其产品的专业性也得到了多项认证,如常规车辆认证、包括苏州、无锡、深圳等多个城市的无人驾驶检测。

  去年12月,九识智能获得了TÜV莱茵L4级低速无人驾驶系统性能测试China-mark认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Z5系列城配无人车在支持24小时的多工况可靠性运行方面已受到国际认可。

  Z5系列是业内首款高级别无人驾驶城配量产产品,共推出了标准版、冷链版、长续航版以及长续航冷链版。车辆载货空间可达5立方米,提供了大空间与1000kg的载重上限。其最高续航长达180km,可满足多种运输需求及场景,如商超便利店配送、厂区/园区运输、快递配送等。

  孔旗告诉新智驾,一直在优化供应链,通过自研以降低硬件成本,这是九识现在和未来都将实践的任务。如今,九识正在深度融合视觉和激光雷达感知技术,利用AI大模型处理图像和激光以及其他几种传感器,在减少相关成本的同时,提升车辆感知能力和响应时间,希望能够通过提升算法能力及优势,来降低对硬件的依赖。

  从供应商情况去看,现在九识的硬件供应商,绝大多数都是轮毂、轮胎、车架、电池、电机等方面的传统供应商。

  由于无人车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都属于车规级产品,公司既要保障质量,也要减少相关成本。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孔旗表示,在汽车产业尽管公司已具备成熟的供应链,但很多核心零部件需要自研,才能实现真正的降本。

  现阶段的Z5系列产品中,其无人驾驶里的域控,无人车的线控、VCU、制动及转向等部分、算法软件都属于自研。

  支撑起标准化无人车产品,部分核心零部件及算法的自研背后,是一支具备丰富的多年无人驾驶无人车研发经验的队伍。

  在九识智能诞生前,创始人孔旗曾在京东担任旗下物流无人驾驶首席科学家兼无人驾驶负责人。在过往为百度效力的经历中,孔旗还曾是百度硅谷研发中心无人驾驶决策规划和控制技术专家,带领团队搭建Apollo核心技术框架。正是这两段经历丰富了他对末端配送及无人驾驶无人车的思考与认知。

  2018年,在京东物流期间,孔旗团队曾研发末端无人配送场景下的京东无人配送车 ,在疫情期间这款产品率先深入武汉抗击疫情,作为中国第一款在真实业务场景下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无人配送车,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同时,与江苏省常熟市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打造出全球首座“无人配送城”。

  在京东任职的时期,是孔旗的产品理解期。孔旗告诉新智驾,在京东负责无人驾驶业务时,他意识到算法只是一个基础,而打造一个真实的可落地产品,必须要具备精细化的产品设计思路,要思考清楚如何维持各项成本的稳定,还有在硬件选型、优化供应链、做好品控、后续维保等方面都需要有更好的能力。

  显然,这就不仅仅单靠一支算法团队就能应付得了,这需要孔旗及其团队变成一支如”六边形战士“的产品团队。

  2021年,孔旗带领一批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积累的核心团队创立九识智能。

  自成立初期,以孔旗为首的创始团队便意识到,算法、产品设计以及硬件选型,这是三位一体的。在令市场与客户都接受的成本逻辑里,团队要把硬件与算法都发挥到极致,让客户满意,按照这一个逻辑来设计产品。

  “并非出于研发人员拿着锤子找钉子的状态去设想一个产品”,孔旗解释道。基于这样的研发逻辑,九识智能打造的Z5车型已经历了多次迭代与磨合。如今新的车型,相比之前的版本更大,速度更快。据介绍,Z5系列是一个真正面向客户、正向设计研发的产品。

  孔旗透露,研发Z5系列无人车期间,团队在底层选型方面,包括电池、电子锁、低功耗待机、可远程开/关机的能力等,都在正向设计后再进行开发。

  这意味着,这不再是一支单一的算法团队,更接近一支已具备完整的产品设计与运营思维的团队。这些能力的搭建背后,则依靠于思维模式的更新迭代。

  由此可见,近两年多时间里,九识智能团队正经历一个转变,从一支无人驾驶算法团队,变为了一支无人驾驶产品团队。而现在,又往智能车的团队去进化。

  “团队更像站在汽车产业下一代的角度去考虑。因为现在客户的逻辑就是买车的逻辑。”孔旗如是说道。为了成为一支造智能车的团队,九识核心员工开始钻研汽车产业领域,包括销售、售后服务、保险等,建立各个板块如何运转的认知。

  目前九识智能团队规模已多达300人,在这300人中,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百度时期孔旗的同事,也有一部分是在京东时期孔旗率队的伙伴。因此,九识智能团队可视为是无人驾驶百度系的核心与后续不断的分支。

  从百度系出走的技术大牛,加入到各个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仿佛散作“满天星”。而智驾行业经历了这一年的洗牌期,行业变得返璞归真,故事也逐渐慢慢的变不好讲了。

  在过去几年里,智驾赛道成为投资界的”香饽饽“,巨额资金涌入这一赛道,投资人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但在近两年却出现了些许分化趋势。

  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整个无人驾驶领域公开近140起重要融资,融资总额超200亿元。

  从具体融资领域来看,2023年整车/场景解决方案企业融资,共有63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事件约73起,融资总额超114亿元,以无人配送、无人环卫、自动驾驶卡车、无人矿区、巡逻/巡检5大赛道布局最热。其中无人配送领域,包括末端配送车、快递物流车、送餐机器人等企业融资笔数最多,近15起,占比近20%。

  另据亿欧智库统计,2023年前11个月,国内商用车智驾产业累计融资总金额为90.9亿元,累计投融资事件多达22起。其中,下半年的投融资总金额增长较快,相比于上半年增长了67.8亿元。资本的青睐,意味着该赛道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比乘用车智驾厂商处于内卷的“寒冬”状态,商用车智驾行业更像处于一种大雪后初春般万物萌芽的阶段,Tier1们在默默地蓄力生长。

  在L4智驾量产领域,国内诞生了九识智能、西井科技、文远知行、踏歌智行等一批批初创企业。它们聚焦的场景、用户群体及商业模式各不相同,同时,还可分为走定制化与标准化两种路线。

  九识智能就在近日宣布完成了近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美团领投,BV百度风投Unicorn、闲庭基金、索道基金跟投,老股东蓝湖资本建发新兴投资继续追加投资。

  现阶段,各家Tier1的任务更偏向于找准自身定位,聚焦于打磨自身产品与优势,先抢占一席之地。正如孔旗表达的,“城配无人车赛道现阶段尚处于一个爆发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