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育机制、出台激励政策、改善服务保障!贵阳经开区打造全省技能人才培育“摇篮”_华体会最新地址_华体会(hth)-官网最新地址相关内容

华体会最新地址

华体会最新地址

创新培育机制、出台激励政策、改善服务保障!贵阳经开区打造全省技能人才培育“摇篮”
来源:华体会最新地址 点击:
返回列表

  作为贵州省和贵阳市重要的制造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贵阳经开区制造业的发展质量走在省、市前列。

  不断壮大的产业体量,需要强大的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支撑,近年来,贵阳经开区创新培育机制、出台激励政策、改善服务保障,通过以“经开工匠”为示范引领,技能人才培育力度达到新高度,技能人才总数已接近4万人,占全区人才总数的54.5%。同时,发挥企业和职校的载体作用,联动全省相关行业和单位,定向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慢慢的变成为全省技能人才培育的“摇篮”。

  在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机加车间的机床前,钳工况云刚左手握零件、右手持工具,正小心翼翼地操作加工。这是一位能在头发丝上钻孔的国家级高级技师。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况云刚一直在航天电器从事精密工装、塑胶模具、冲压模具、精密级进模具及小型自动化设备研究与制造工作,先后参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配套产品可靠性关键零部件加工任务,完成多项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多项加工制造难题。

  多年来,况云刚扎根车间一线,不断向加工技术空白领域探索,练就一身卓绝本领:他掌握微小孔加工技术,能在头发丝上钻孔;他只看加工的样件,就能准确定位跳步30步左右的高精密级进模具故障原因;他只看模具设计图纸,就能预知试模后零件会产生的缺陷和问题。他所完成的模夹具和零件,有90%以上均属车间难度较大的加工任务,交验合格率达100%,产品加工合格率达99%以上。

  近三年来,况云刚累计在技术创新、工艺攻关、工艺优化、质量提升、加工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95项岗位改进创新,累计产生经济效益912万元;围绕模具加工的难点和重点、瓶颈点和关键点,主持完成53项工艺攻关项目,创造了2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贵阳经开区作为全省工业公司集聚区、全省首个“专精特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区,技能人才资源丰富,大国工匠、贵州工匠、经开工匠集聚。为发挥好陶安、况云刚、陈斌、李才刚等众多技能大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贵阳经开区积极创新评价机制、加强政策激励,建强这批技能高超、带动性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专精特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刚毕业的学生需要沉下心来刻苦钻研,待遇在后期持续深耕才能体现,因此有些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回报快的服务行业。”在采访中,职校一名老师告诉记者。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贵阳经开区积极推动政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一批高校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在贵阳经开区挂牌,促进高校学生到贵阳经开区实习、就业,并着重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师带徒作用,培育更多技能大师,促进工匠精神传承。

  今年,在贵阳市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中夺下钳工组冠军的李祖芳,正是到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并成功实现就业的青年技能人才。

  对李祖芳而言,此次比赛是一次“跨界”尝试。“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比赛后,公司和领导都很支持,让我脱产训练,几名带教老师也多方面帮助我练习。”在师傅们的帮助和带领下,李祖芳两个月的刻苦练习有了成果,他也成为目前年龄最小的“贵阳市技术能手”。

  事实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并不是李祖芳的第一次“跨界”。2020年9月,李祖芳和另外70多名同学一起来到航天电科实习。李祖芳的专业虽然是车工,但钳工方面表现出的天分得到车间主任的肯定。最终,他被分派到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的数控加工中心实习,得到全面发展。

  一年的实习时间里,李祖芳跟着车间的技能大师学习编程序,从简单到困难,从理论到实践,从最初需要老师手把手教导到自己逐渐独当一面。更让他感动的是,带教师傅们丝毫没有保留的技能传授,不仅让他学到了真本事,更让他在实践中领略了大国工匠的风采、感受到大国工匠的精神魅力。

  在身边技能大师的影响下,李祖芳于2021年9月顺利留在航天电科工作,在做好钳工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促进岗位改善和技能创新,就连公司含金量较高的“五小成果”创新系列成果中也有他的成绩。谈到未来,李祖芳表示,要继续跟着师傅们把技术学好、把基础打牢,不断的提高技能水平,早日为公司做出贡献。

  传帮带、师带徒的模式,是航天电科加快培育青年技能人才的一种途径,也是贵阳经开区发挥好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建强技能人才队伍、传承工匠精神的一种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贵阳经开区一方面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让这支队伍在技能创新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探索“十百千”技能人才梯度培育行动,用三年培育十多个三星级技能人才、百余位二星级人才、千余位一星级人才,通过“真金白银”的评选和激励,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据统计,自2020年“十百千技能之星”培育行动开展以来,贵阳经开区已培育星级人才1000多名,技能人才总量接近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9千人。

  在全省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贵阳经开区在以小孟工业园为载体、以“两主一特”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为全省提供了不少范本、输出了不少经验。在技能人才培育中,该区也通过组织“经开工匠”走出去和输出技能人才的方式,助力全省培育技能人才。

  畅通“经开工匠”走出去的通道,助力高校人才培育。贵阳经开区积极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促进“经开工匠”走出去,在更多青年人才心中播下“工匠”种子。

  前段时间,“经开工匠”、国家级高级技师刘先就走进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从“大国工匠是什么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的意义”“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对学生的意义”5个方面,为青年学生讲述工匠精神相关内容。

  自被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技术学院、贵州航天工业学校及贵州装备职业技术学院聘为企业专家后,航天电器的技能大师况云刚放弃休息时间,就模具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计划、课题研发和培训实习提供指导。他还深入课堂,与师生分享技术经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分享为航天事业建功立业的成功与喜悦,将航天精神、工匠精神带进学校。

  今年6月,“理想信念之美黔中大地上的大思政课”在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开讲当天,航天电科的国家级技能大师陈斌现场分享了工匠筑梦故事,全省共有70多所本科和中高职院校师生以及行业企业家代表聆听了“大国工匠”的故事。

  除了鼓励“经开工匠”走出去,贵阳经开区还以企业、职业技术学校、项目等为突破口,打造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培养技能人才、集聚创新人才的产教融合载体平台,依托众多工业公司和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校的载体作用,促进校企联合、企企联合,为全省相关行业培育技能人才。

  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拥有航空装备类、航空智能制造类、航空服务类及工业机器人、大数据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20多个。近年来,该校围绕航空装备制造业和贵州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省内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就业实训基地,持续为贵州相关行业输送技能人才。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贵阳贵安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成为2023年唯一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省会城市——贵阳

  贵阳去年发放近1.3万笔公积金贷款 为职工节约购房利息支出9.1

  【贵阳日报社论】踔厉奋发谱写新征程“强省会”新篇章!热烈祝

  贵阳贵安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做实“排队抓尾”整顿提升工作